找到相关内容92篇,用时38毫秒. ·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
  • 佛法如大海,常泛海潮音

    部分佛教文明的人来说,佛教的巨大潜力和一切佛、菩萨的慈悲精神尚未领悟。表现在外的、浅层的价值已经被佛教艺术和文学的光芒所遮蔽,而一般信徒则极易漫游在纯粹信仰的层次。佛法是自利利他的教法,是智慧的灯塔,...生命的灯塔  佛教给予人类乃至一切有情圆满的希望和答案,它孕育了社会生活中迈向真正觉悟的方法、向往和平与满足的集体精神。直至今天,它仍然站在人类福慧的前沿,为迷途的人们指引着航向。  即使从弘法僧团...

    纯一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23223039462.html
  • 石雕造像和造像碑

    于同时期的石窟寺雕像。虽因碑石体积限制,造像形体不大,但雕琢得更加精细。碑上还常铭刻造像缘由和造像者姓名、籍贯、身份等,有时还线刻供养人像。  公元13世纪,印度遭受阿拉伯人大举入侵,使得佛教文明几近在...作品        与石窟寺艺术并行的佛教石雕艺术品,还有被供奉在寺院或塔内,可以移动的石雕造像和造像碑。它们通常为圆雕或浮雕,石质有青石、汉白玉石和砂岩石。  石雕造像在中国北方和南方均有大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5364857080.html
  • 花雨唯为福田而降——翰海金铜佛像观想

    花雨唯为福田而降——翰海金铜佛像观想  翰海,自95年首次拍卖的两尊佛造像,到今日的专场,已有十五年。   在今之速朽时代,佛教艺术品应“有如恒河沙数”法门的当机教化,完成商品化的转换。然而,以世俗心,金钱等量,看待佛教艺术品的流转,自古以来为佛教徒的大多数人所诟病。   佛法于未被之地,素以“托形象以存真”。孕育中国佛教文明的敦煌莫高窟,其雕塑壁画,皆是源自经卷的内容,假以艺术的形式,...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5/16505476890.html
  • 桂仑老和尚与七塔禅寺(下)

    修行功德以及他的点滴开示语录。使我们更加明白。佛法在世间,不离世间觉。亦即如赵朴初居士所说。佛法就是佛教文明佛教文明使我们觉悟人生,使我们能够驾驭外部环境,不为外境所转。佛教文明是以佛教信仰为核心的,亦惟有信仰才能使佛教文明具有化导现实人生的功能。佛教信仰首先是相信佛陀所说的教义都是真实无妄的,如六波罗密(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般若)和因果轮回等,相信一切众生本具佛心,祇要如法精进修行,...

    黄夏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6/09501784788.html
  • 聚焦早期汉译佛典语言得失

      聚焦早期汉译佛典语言得失   作者: 郭彪   公元1世纪前后,印度佛教通过丝绸之路进入中国,在往后直到宋朝的数百年间,是佛教经典汉译的高峰期。在这期间,东亚和南亚进行了空前的语言碰撞,梵语、尼泊尔语、龟兹语、汉语、藏语等在传递佛教文明时发生了哪些引人注目的流变,11月3日、4日,北京论坛(2007)语言分论坛的学者就此展开了热烈的学术讨论。   昙无谶、鸠摩罗什、安世高、支...

    郭彪

    |五明研究|

    http://www.fjdh.cn/wumin/2009/12/07054695617.html
  • 学诚法师作基调发言:促进世界和谐是佛教徒的神圣职责

    自然界一样,是一种客观现实。只有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才能使人类文明得以发展。如何才能使不同文明共存和发展?归根结底在于“和”。这就是国与国之间的和平,人与人之间的和睦,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  佛教的历史...世界各国有识之士共同关注的时代话题,佛教文明在促进世界和谐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价值也日益为人们所认识和接受。面对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三国佛教界应当继续加强友好交流,不断巩固 “黄金纽带”关系,以更广阔的视野,更...

    【佚名】

    |发言|

    http://www.fjdh.cn/bnznews/2007/10/08560218696.html
  • 第二届世界佛教论坛无锡新闻发布会发布词

    ,契合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内涵,也符合国际范围内文明对话、交流、合作的潮流,反映了时代的呼声,体现了佛教界关爱众生、服务社会的崭新形象,也是对首届论坛“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主题的进一步深化。   第二届...包含了慈善、环保、文化、音乐、教育等各个方面,广泛深入的研讨将带给世人无数启迪,进一步促进佛教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对话。   第三个亮点是明天中午举行的“千僧斋——中国汉传佛教寺院过堂体验”。这一活动...

    佚名

    |新闻发布会|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0134537110.html
  • 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生法师向新闻媒体致辞

    ”思想,契合了佛教教义的核心内涵,也符合国际范围内文明对话、交流、合作的潮流,反映了时代的呼声,体现了佛教界关爱众生、服务社会的崭新形象,也是对首届论坛“和谐世界,从心开始”主题的进一步深化。 ...包含了慈善、环保、文化、音乐、教育等各个方面,广泛深入的研讨将带给世人无数启迪,进一步促进佛教文化交流和世界文明对话。 第三个亮点是明天中午举行的“千僧斋——中国汉传佛教寺院过堂体验”。这一活动将...

    佚名

    |世界佛教论坛|

    http://www.fjdh.cn/bnznews/2009/03/18504037142.html
  • 佛教与藏族传统科技

    被高深的佛教精神所泯灭,成为科学发展的一大障碍。  藏族科技传统 早在佛教传入西藏时,其本身已有了一些技术发明和创造,后来却几乎全部汇入到藏传佛教文明的大海中,科学传统似乎完全被佛教精神所包涵。  ...就藏族而言,佛教传入藏区后发展成藏传佛教,大量寺院的兴建和大批僧侣的产生,促进了藏族医学、天文学、数学和手工技术的发展。同时,藏族传统科技也从此打上了佛教的烙印,使其难以摆脱宗教而独立发展。  作为...

    不详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07234351207.html
  • 宽容起源与宗教关系考

    心甘情愿地谛听其他宗教的教义。”这种宽容与了解的精神,自始就是佛教文化与佛教文明最珍视的理想之一。因此,在两千五百多年漫长的佛教史中,找不到一个佛教迫害他教的例子。  几乎所有的宗教都是建立在“信”(毋宁...为什么,“善”回答该不该和值不值,没有“善”指引的“真”是一种盲目。  由此而想到宗教与文明之间的关系,可以说宗教与文明相依相存,宗教的重要性就在于,足以依据它来判断是文明,还是野蛮。一个民族或其起源...

    牧水

    |佛学论文|因明|五明|

    http://www.fjdh.cn/wumin/2009/04/16145159437.html